类器官石蜡样本制备


技术背景

 

  类器官样本可以模拟人类的组织器官或者肿瘤的形态和功能,能够通过体外培养获得,同时具备多种复杂的细胞结构,越来越多的受到生物领域的关注。2021年12月,CDE 发布的《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文件中,明确指出类器官可作为非临床研究动物模型的替代性模型,而在《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文件中,指出类器官可以作为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模型。近日,FDA宣布将不再要求新药上市前必须进行动物试验,并批准了完全基于"类器官芯片"研究获得临床前数据的新药(NCT04658472)进入临床试验,这一里程碑事件,意味着"类器官芯片"实验取代了传统动物实验,并且正式被官方认可。

PhenoVision Bio

 

服务内容

  类器官体积小,很难像常规的组织样本那样进行标准的组织包埋流程,极易在包埋过程中由于体积过小而丢掉,即使成功的包埋在石蜡块中,也通常由于体积过小而不容易定位以及制备切片。菲诺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微小样本制备经验和CellGel样本处理凝胶,可以将类器官样本固定于局部区域,且肉眼可以清晰容易定位该区域,方便后续的石蜡切片以及相应的检测。

PhenoVision Bio

左图为经过CellGel处理后的包裹有类器官的CellGel团块在石蜡块中的位置,
右图为该石蜡块切片,每张蜡片的圆形区域为CellGel,内含若干类器官。

 

应用方向

 

  中国癌症杂志2022年发表的《肿瘤类器官诊治平台的质量控制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肿瘤类器官的鉴定是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重要前提,推荐采用组织病理学方式来鉴定肿瘤类器官,以保证后续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1. 通过对类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可发现类器官形态规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供体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并且由于类器官可以很好地保留供体组织的异质性,可以用于药物敏感性检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与此同时,将类器官样本制备成石蜡组织,也有助于样本的长期保存,储存成本远低于-80℃低温保存,有利于建立类器官样本库并进行回顾性研究。

 

案例展示

PhenoVision Bio

肠道类器官石蜡切片多重免疫荧光检测

PhenoVision Bio

肿瘤类器官石蜡切片多重免疫荧光检测

PhenoVision Bio

类器官石蜡切片H&E染色

PhenoVision Bio

类器官石蜡切片RNA ISH检测(RNAscope法)